top of page
搜尋

對環境有深刻體認的科技藝術家-王仲堃 台灣龍神 環境工程





生平背景


王仲堃(WANG Chung-Kun)1982年出生於臺灣高雄。他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(2005年,主修雕塑)及科技藝術研究所(2010年)。在學期間他開始接觸動力藝術,為日後發展聲音裝置奠定基礎。王仲堃自2006年起專注於機械聲音樂器的創作,開啟了往後結合聲音與動力雕塑的創作方向​。他曾赴國際知名藝術機構駐村交流,如2018年前往澳洲雪梨Artspace視覺藝術中心駐村創作。除了個人藝術創作外,王仲堃在2012年-2022年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共同創立了新媒體藝術團體「噪咖藝術」(noiseKitchen Art),並擔任該團體的藝術總監,致力於科技與藝術的融合。


ree

創作風格與主題特色


王仲堃的創作聚焦於聲音藝術動力裝置藝術的結合,運用各式機械裝置來創造聲響效果​。他的作品多為機械互動式的聲音裝置或雕塑,當觀眾靠近時,裝置內的機械便不知疲倦地自動運轉,發出吹氣、開關、旋轉、叮噹等聲響,以自身的節奏反覆動作,彷彿擁有生命​。這些機械裝置往往怪誕而執著地運行著,主要以發聲為表現形式,但同時也帶來引人注目的視覺體驗;觀眾的動作會觸發聲音,每個聲響瞬間即逝、不可複製,讓人專注於當下的聆聽經驗​。在藝術理念上,王仲堃刻意將「聲音」的抽象性從日常經驗中解放出來,轉化為具象的音律與節奏​。對他而言,聲音作為一種觀念的傳達,需要理解其背後意涵;音樂所蘊含的情感則融入真實情境中讓人感受​。因此,他的聲音裝置強調觀眾親身的感知體驗,因為聲音無法以語言完整傳達,唯有透過直接的聆聽與互動才能體會其本質​。近年來,王仲堃特別對日常生活中看不見但真實存在的空氣流動產生興趣,以風等自然環境的元素作為動態媒介來觸發聲音裝置,讓觀眾體驗環境與自身行為在作品中的共鳴​。


ree

代表作品及其簡介


王仲堃自出道以來創作了多個系列的代表性聲音裝置作品,包括《聲・瓶》、《另一種音景》、《空・器》、《開箱作業》等,透過不同機制探索聲響的產生與變化。以下介紹幾項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:

  • 《聲・瓶》系列:以日常物件為素材的聲音裝置,透過機械裝置對瓶子吹氣發聲。例如,他利用瓶口吹出泛音,結合氣槍裝置產生人類無法達到的音量,開發出全新聲響的可能性​。這種創作展現了運用簡單物理原理(如空氣振動)來創造音樂性聲音的巧思。

  • 《開箱作業》系列:強調對機械發聲過程的呈現,是一組互動聲響雕塑裝置。在作品中,各種機械自動裝置會重複敲擊或振動發聲,觀眾的靠近或動作可觸發聲響,每一次聲音的出現都是稍縱即逝且無法重現的獨特經驗​。王仲堃曾於2016年「造聲」個展中展出自2011年起創作的《開箱作業》系列作品,並延伸創作了新裝置《聲牆》,將聲音產生的過程公開展示,讓觀眾一窺每個聲響如何流動與發展。透過這些作品,他邀請觀眾重新思考機械運動中蘊含的節奏與趣味。

  • 《風聽》系列:2018年王仲堃於國際駐村期間開始創作的系列作品,嘗試以純類比的方式結合風力與裝置發聲。受到動力雕塑藝術家卡爾德(Alexander Calder)的創作啟發,王仲堃捨棄以往仰賴程式控制的數位隨機方法,改以風等環境中不可預測的隨機因素來觸發機械裝置發聲​。例如,他製作平衡式的動態雕塑,當空氣流動(例如觀眾走動所帶起的陣風)時,裝置會因風力帶動而產生聲音變化。透過這種回歸原初的創作方式,他希望作品能更貼近人的感官與自然環境,以直接而富有生命力的形式與觀眾交流​。該系列的重要作品之一《風聽》首次展覽於2018年在日本橫濱 BankArt 駐村時展出。爾後在台新銀行總部大廳展出,讓都市中的觀眾也能感受到風與聲音互動的藝術體驗。


    ree

藝術界的地位與影響力


王仲堃被譽爲台灣近年來科技藝術領域的中生代代表,是活躍於聲音與新媒體藝術界的重要創作者之一​。他在20年前就已經從年輕世代的藝術家中脫穎而出,以獨特的聲音裝置語彙拓展了科技藝術的表現範疇。其創作成果獲得多項專業肯定,包括臺北美術獎優選(2013)與高雄美術獎觀察員特別獎(2011)等重要獎項。他早年也多次在數位藝術競賽中獲獎,如臺北數位藝術節聲音藝術類首獎等,顯示出深厚的創新實力​。在國際上,王仲堃的作品曾受邀參與多項展演與交流:例如2011年於中國上海的電子音樂週、2013年於美國紐約的亞洲新媒體藝術節、2015年比利時蒙斯的國際聲音藝術節等​。透過這些國際展出經驗,他不僅將臺灣的聲音藝術帶向世界舞臺,也汲取了跨文化的養分,進一步豐富其創作視野。

除了個人創作成就,王仲堃對藝術與社會的連結也有相當影響力。他所共同創立的「噪咖藝術」團隊致力於將數位科技與藝術思維結合,創作出貼近大眾的機械互動式樂器裝置,多次在公共空間和藝術博覽會中展出​。透過這些平易近人的裝置藝術,他積極推動數位藝術生活化,拉近當代藝術與一般民眾之間的距離​。媒體與評論常以「聲音雕塑家」稱呼他,強調其在聲音裝置領域的專業表現​。綜合而言,王仲堃在藝術界享有創新探索者的地位,不僅啟發了國內對聲音藝術的關注,也為科技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


ree

近期展覽與重要活動


近年來,王仲堃持續活躍於各大藝術展覽與活動,推出多件結合聲音與空間的新作。2022年底至2023年初,臺北當代藝術館(MoCA Taipei)為他舉辦了大型個展「流.感」,展出三組全新以風為主題的動態聲音雕塑​。該展覽呼應後疫情時代人與環境共存的主題,利用空氣流動驅動裝置,營造出觀眾在展場中與風產生共鳴的視聽雙重體驗​。在此之前,他於2021年在就在藝術空間(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)舉辦「微風的午後」聲音裝置個展,以微風拂動日常的概念呈現聲音與環境的對話​。2019年,他與藝術家紀柏豪共同舉辦「聆聽的機器」雙個展,在臺北國際藝術村展出互動聲音裝置,探索聽覺與機械的結合​。再往前,2016年的個展「造聲 (Making Sound)」匯集了他《開箱作業》系列的成果,讓觀眾近距離觀察機械發聲的魅力。此外,他也時常參與大型藝術節與公共藝術計畫,例如2022年的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、寶藏巖光節,以及各地的公共藝術展出​。透過這些近期的重要展演,王仲堃不斷將新的創作理念付諸實踐,持續擴大他在藝術界與公眾視野中的影響力。


ree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標題 1

一個用鋼鐵工作的女人

我們的專案

我們的服務

我們的服務

綠色電話

聯絡我們

程序設計

客戶諮詢

For any questions please email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LinkedIn
  • YouTube

台灣龍神股份有限公司

TAIWAN LONESUN Ltd.

​台北市南港區松河街620號 2F        

2F., No. 620, Songhe St., Nangang Dist., Taipei City 115, Taiwan (R.O.C.)  Tel:(+886)2-27856710 Fax:+88627856706

高雄辦公室 Kaohsiung Office:(+886)7-6154221

台灣龍神
台灣龍神股份有限公司LINE
台灣龍神股份有限公司FACEBOOK
©2024台灣龍神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bottom of page